本报讯 近日,学界泰斗任继愈、侯仁之,知名学者谢宁高、罗哲文签约《华夏时报》,成为该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公益广告代言人,他们所做的系列公益广告也已经相继与读者见面。此举充分表明了知识分子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以及对人文社会的关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灿烂而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学大师、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老先生对记者说,爱惜过去,并不是怀念过去,而是为了在旧的基础上创新。
任老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化,决不仅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而且,这个文化是继续发展的,如果割断联系,不可能冒出一个成熟的文化。曾经有这样一个误导,把现代讲得多,古代讲得少,甚至忘记了古代。很多人对历史不清楚,爱国主义缺少了基础。因此,只有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可爱之处,为她奋斗、献身才有动力。
目前,在对待这些文化遗产上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如孔林的被水清洗,就是一种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任老称之为“建设性的破坏”。这是一种有主观良好愿望,却因缺乏一定的专业常识而酿成的苦果。诸如此类,花了钱,却办了傻事的行为并不是绝无仅有的。“拯救如旧”是文物修复的目标,它的提出就是针对破坏真古董,制造假古董的做法。任老认为,“史普”即历史知识的普及,如同科普一样重要。
引起全社会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关注与重视,是这些专家学者和《华夏时报》共同的心愿。任老说,对于这项工程,大家都应该摇旗呐喊。站在他的角度要出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是老、中、青一起来关心,形成一种合力,并把它当做接力棒层层传下去。正如孤掌难鸣,再好的道理,没有人响应也是无效的。只有大家都意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共同的愿望,成为一种思想潮流,并且人们的素质得到提高,这项事业才会有生命力。
此次策划的负责人、《华夏时报》的宋体金先生说,他们邀请的国学大师、专家学者都是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呕心沥血的有识之士,这些代言人在学术、文化、文物保护方面都是顶尖级人物。他们出任这一形象代言人将更具代表性,更容易引起共鸣。宋先生说,他们拟订邀请6—10名专家学者,并且有信心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文化工程长期发展下去。他希望将来这部分公益广告不仅在《华夏时报》刊登,也能走进别家媒体。